实验室概况

 
当前位置: 首页 > 实验室概况 > 实验室简介
实验室简介

贵州省肿瘤防治全省重点实验室(以下简称实验室)依托于遵义医科大学建设,由贵州医科大学、贵州省人民医院和浙江省人民医院毕节医院合建。实验室主要依托遵义医科大学贵州省基础医学特色重点学科、贵州省免疫学特色重点学科等学科,通过汇聚一支具有源头创新能力的学术队伍,着力解决贵州省肿瘤防治研究系统集成化不足、自主知识产权缺乏等问题,为贵州临床肿瘤发生机制解析、早期诊断和治疗等提供技术支撑和人才支撑。

实验室前期是成立于2017年的贵州省基因检测与治疗特色重点实验室,是依托贵州省生物治疗人才基地(免疫学)、贵州省高等学校免疫分子应用研究工程中心,整合校级重点学科(病原生物学)、校级扶持学科(遗传学)资源而筹建起来的。涵盖有3个省级科技创新团队,1个教育厅科技创新团队。

目前,实验室已形成四个稳定的研究方向:(1)肿瘤发生的分子机制和新靶点开发:非编码RNA调控肿瘤免疫逃逸机理研究;新型免疫分子调控肿瘤生长效应及机制研究。(2)肿瘤早期诊断和标志物筛选(包括分子标记检测等):以离子通道与免疫分子诊断为一体的肿瘤基础研究;以TCR/BCR谱系变迁为特征,建立肿瘤早期诊断、早治疗及预后判断为一体的全程预测模型。(3)肿瘤耐药机制和干预策略:探索和发现PD-1/CART细胞为代表免疫细胞和分子靶点干预肿瘤的基础和临床作用机制;探讨中药与PD-1/CART细胞等免疫疗法相结合的肿瘤疗法新模式,初步建立标准化临床干预策略;深入分析肿瘤对免疫疗法的耐药机制,并探索有效的干预策略以克服耐药现象。(4)肿瘤精准治疗和药物研发:通过时空转录组学、高通量筛选和基因组学研究,深入研究肿瘤发生发展的分子机制,发现新的肿瘤精准治疗分子新靶点;探索肿瘤发生发展的分子和细胞机制,结合纳米递送系统、荧光分子探针优化等技术,开发新型靶向药物,使介入治疗能够更加精准地靶向肿瘤细胞,推动新型介入技术的开发。实验室将通过系列工作的开展,构建肿瘤防治领域从“基础理论创新”、“关键技术突破”、“产业化实施”到“推广应用”的完整创新链,成为国内领先的科研创新、成果转化平台。

自实验室成立以来,已建成了以Illumina深度测序、荧光探针标记技术等为支撑的基因检测分析技术平台;以流式细胞仪、MACS分选、显微操作系统等为支撑的细胞分析技术平台和以GeXP多功能遗传分析系统、6色荧光PCR的分子生物学研究平台,为开展肿瘤基因检测和治疗研究提供有力的支持。并在此基础,在建抗肿瘤药物动物实验研究平台。近5年,成功申报并承担了国家、省部级重要科技项目80余项,发表SCI论文200余篇,其中Top期刊60余篇。获得省科学技术一等奖、二等奖等科技奖励多项,授权发明专利20余项,为省医学学科发展和人才培养做出了突出贡献。实验室还充分发挥平台的对外服务功能,接收本校的老师、研究生参与完成课题研究,累积接收30余研究生和老师完成课题研究。

实验室将继续凝聚高水平学术队伍,建立先进的实验研究平台,瞄准国际前沿和国家需求,开展以肿瘤防治为核心的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,取得一批具有影响力的原创性科研成果,为实验室的良好持续发展奠定坚实基础。

(数据更新至2025年04月23日)